快樂的來源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May 25, 2023 The long-forgotten joy of creating has overridden bad things happened.Creating brings joy, and creating to make people happy brings satisfaction.請再次提醒自己:我的快樂建築在使別人快樂之上。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Comments
愛上受害者 September 15, 2007 在不同遇到感情挫折的朋友身上,都看到一種「受害者心理」。無論你如何勸說,要他愛惜自己,不要沉淪在一段沒有結果的關係中,他們總是不願或不能自拔。明明只差一步就可以脫離苦海,但偏偏就是不肯踏出這一步。就算最終願意離開,仍是帶著苦澀、怨恨和不甘心上路,讓負面情緒埋葬自己。 稱之為「受害者心理」,是指人很多時候不自覺地自願扮演著「受害者」的角色。明明很痛很傷很苦,明明在哭訴埋怨咒罵,卻仍要繼續下去,這不能說不是自願的吧?很多人在遇到問題時會歸咎別人甚至外在環境因素,但可曾想過自己可以選擇走另一條路?擔當受害者角色是個人自願選擇,你選擇讓自己繼續受傷,而不選擇讓自己快樂。 其實除了在感情上,在其他方面也會看到這種受害者心理。有人對工作萬分不滿,但卻天天一邊罵一邊做。我總是不明白,做得如此不開心為甚麼不辭職不幹?你也可以向上級反映,被動一點則可調適自己的心態或工作方式,自己在乾發牢騷有甚麼用?有人不滿加薪不夠、工時太長、假期太少,又為甚麼不轉行?都是那句話,雙腿生在你身上,沒有人用槍指著你不准走。你不是沒有選擇,而是你選擇了不要讓自己好過。 這是不是有點像自虐?我認為是的,就像把手放在火裡,一邊喊好痛好痛,卻不要將手縮回來。最近我嘗試理解導致這種心理的背後原因。以下解說純屬個人猜測,或會引起不安: 跟吃飯和睡覺一樣,得到別人認同是人類基本需要之一。如果你是一名施害者,通常會得到別人的非議、謾罵、排斥,你會是孤立的。相反,如果你是受害人,身邊人大多會認同你的遭遇,同情和關心你,你會受到簇擁、受到保護,得到很多的關注。 不同於小孩搞破壞換取大人注意或女孩自殺迫男友留下,「從受害角色中得到認同」是種不自覺的心理狀態,並不是我們刻意要搏取甚麼。離苦得樂是種快樂,得到認同也可以是另一種快樂,不過前者有時風險要高一點,因為脫離現狀意味著要面對無數未知之數,有時要付出極大努力才能浴火重生;後者看似成本和風險都要低一些。所以有時我們會不自覺地選擇了後者,然後催眠自己說這是唯一的選擇。 過份沉溺在受害者心理中會對身心做成損害。試想像一個人終日都在怨天尤人、自覺命途多舛,把自己埋葬在不快、不安、不滿當中,他的人生是多麼灰暗?為甚麼不要對自己好一點?為甚麼不選擇一條讓自己快樂的道路? 分享一下自己面對困境的方法吧。我是個不能容忍自己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狀態的人。在自己灰心絕望... Read more
雪❄️ March 09, 2023 經過一二月的好天氣,三月甫開始便轉冷更下起雪來。 白雪飄飄,比綿綿細雨浪漫得多。為甚麼? 下雨時滴滴答答,或是嘩啦嘩啦,惟恐有人聽不見雨滴的聲音。雪卻是無聲無息的輕輕飄落,靜悄悄地為四周鋪上一層美麗的白霜,美不勝收。聽不到雪落下的聲音,但總會看到雪的蹤跡。 雪的靜,也許就是它的美。 Read more
受不了 September 12, 2024 一定是我的問題。 我將所有東西扛起來,一個人照顧一家四口的起居生活大小事情,但最難的還是照顧每個人的心情 。每個人回到家裡都將自己最「真實」的一面像排洪般釋放出來,我無處可逃唯有「硬食」。我照顧得愈好他們便愈依賴我,更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、不負責任,對我而言就是做得好的懲罰。 或許我其實由始至終都做錯了 -- 我應該令他們更獨立,而不是更依賴。但訓練他們獨立要花的心力更多,在已經心力交瘁的情況下實在無能為力,每天都在捱,從睜大眼睛那刻開始便忙個不停,直至晚上九十點才有一點私人時間鬆一口氣。 我不怕捱,但我目前仍未找到舒緩壓力和為自己差電的方式,每天是用20%電來支撐一整天。 將感受寫下來,算是給自己的情緒一個出口。別人幫不到我,由始至終,我都是靠自己幫自己走出困境。 Read more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