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rch, 2023

二人世界

來到英國,出乎意料的收穫是,無論獨處、二人世界與一家四口相處的時間都比從前多,尤其是二人時間。 從前要二人世界,要特別請外公外婆幫忙照顧孩子,我倆才能匆忙外出晚飯,可能幾星期才一次。現在,老公凌晨返工,中午便放工回家,二人每天一起午膳,慢慢吃飯聊天,甚至看電影或外出買東西,三時左右才接孩子放學。 更美好的是,他每逢周一例休,我們沒事就可以外出走走,有時駕車到郊外散步,或到附近小鎮閒逛,或只是到巿中心找間餐廳吃飯,都是美妙的二人世界時間。沒有孩子在身邊,已經放鬆很多,加上有老公在身旁,更可卸下腦袋,完全依靠他就好。 在這段日子裡,我深深體會到兩人感情的深厚、順服的美好,這是前所未有的感受。

嘮叨

從青少年時期開始,父母的叮嚀、囑咐、提醒、建議,一律感到冒犯,通通覺得反感,因為這些都代表著不信任 -- 不相信我自己處理得到,不尊重我的選擇和決定。 到我自己為人父母,也不免對子女嘮叨,但當他們踏入青春期後我便要格外警覺,不要太多意見提醒,不要奢望自己提出的會得到接納,不要令母女間的對話只剩下嘮叨和抗拒嘮叨。 嘮叨是一種關心的語言。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會攬攬錫錫,但孩子長大後不受這一套,父母卻要怎樣表達愛和關懷?唯有藉言語來表達,最簡單就是從孩子身上找「話題」 -- 「天氣涼了怎麼不多穿件外套?」「不要吃那麼多零食」「手機看很久了還不休息一下?」父母想表達的是關心,子女卻視作麻煩不會賣帳。明知子女不受落,但父母卻不知道還有甚麼方法表達,只有繼續「明知故犯」。 表達「愛」並不容易,尤其對青少年子女。有些父母選擇用金錢、物質來餵養,買來子女喜愛的最新電子產品、名牌衣飾、時尚潮物。我年輕時父母沒有能力給我豐裕的物質生活,我想要的一切都是自己儲零用錢買,所以不知用物質表達的愛是怎樣一回事,但垂手可得的誰又會珍惜? 今天我想我找到另一種愛的語言,就是「食物」。我會為家人學做他們喜愛的食物,無論是糯米飯、鹽酥雞、蘿蔔糕、雲吞、蛋撻、菠蘿包、糯米糍等等,通通都是一手一腳、從無到有,相信他們會在食物中感受到愛 -- 不是用金錢買得到,也不用說一句話,在味道裡一切已盡在不言中。 青少年只愛跟朋友混,父母最好少說話多聆聽。我相信只要他們了解到父母的愛和關懷,就不易走上歪路。

雪❄️

經過一二月的好天氣,三月甫開始便轉冷更下起雪來。 白雪飄飄,比綿綿細雨浪漫得多。為甚麼? 下雨時滴滴答答,或是嘩啦嘩啦,惟恐有人聽不見雨滴的聲音。雪卻是無聲無息的輕輕飄落,靜悄悄地為四周鋪上一層美麗的白霜,美不勝收。聽不到雪落下的聲音,但總會看到雪的蹤跡。 雪的靜,也許就是它的美。

每天半小時

來到英國最重要的轉變之一,是多了許多一家人一起食飯的時間。 從前在香港,為了遷就早睡的孩子,我和孩子六點左右就食晚飯,飯餸留給七點多才放工回家的丈夫。一星期也有兩三晚我跟孩子會回娘家晚飯,假日大多外出用膳。一家四口一起在家食飯的機會原來很少。 我一直認為一家人食飯是很重要的事,對孩子成長也是意義非凡。但想不到如此卑微的願望,要到英國才能實踐。 現在我們幾乎每晚都一家四口一起在家食飯。只是短短半小時左右,但大家都可以好好分享自己當日的喜怒哀樂,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兒,每天我大概只有這段時間能跟她傾談,其餘時間她不是外出就是關在房間裡。女兒會在晚飯期間大談跟同學相處、在學校的學習、課外活動的趣事等等,聽著就會覺得很欣慰,因為她能在生活中找到樂趣,找到可以投入熱情的事。 青春期的孩子的確很難相處,但只要在這每天半小時中,使她感受到父母對她的關心和愛,就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