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節

女兒好奇地看著哥哥姐姐點蠟燭
中秋節有很多回憶,說是回憶,因為許多都不復存在了,只能留在心中。

小時候,我們放學後都愛跑到屋苑樓下的空地玩,但晚飯前就必須回家。只有在中秋前後,大概是一、兩星期前開始,孩子們吃過晚飯後不久,就會不約而同跑到樓下,聚在一起玩燈籠蠟燭(少少煲蠟不可免),也玩捉迷藏,跑跑碰碰一番。那個多星期的晚上是特別開心熱鬧的日子,至今仍難忘。現在,不到中秋當日,都不會見到有人到街上玩燈籠蠟燭,是孩子都太愛關在家裡打機嗎?幸好正日大家仍願意走出來,營造一點愈來愈難能可貴的節日氣氛。現在我每年跟家人做節過後,必定到北區公園和昔日的住處樓下走走,看看別人玩燈籠蠟燭,回味昔日的歡笑日子。

中秋也有令人討厭之處。小學一至六年級,每年開學不久,美勞堂的功課一定是燈籠。除了一年級是用廁紙筒和色紙剪貼之外,二至五年級老師都要我們「紥作」燈籠──即是用竹篾、棉紙和玻璃紙紥成一個燈籠。那絕對是我對美勞課最痛苦的回憶!首先我完全不知道要做甚麼造型(來來去去不只有那幾個嗎?),要怎麼把一條條竹篾紥成那個形狀(棉紙紥好永遠都會鬆開!),如何將玻璃紙緊緊地貼上竹篾上(後來發現秘訣是噴水)。辛苦一年都算了,還要每年做相同的功課?簡直是痛苦死了!後來,我索性「請槍」,由鄰居巧手的姨姨做好給我交功課算了(她也不只幫我一人)。我一點都不要花心思時間在這討厭無聊的美勞習作上!我上中學最開心的一件事,就是以後不用再做紥作燈籠,簡直要狂呼慶祝!

這一兩年,中秋變得有點不一樣,因為我們的人生都不一樣了。前年,我挺著肚子去趁熱鬧。去年,我們推著嬰兒車,帶著八個月大的女兒,繼續在公園的人潮中穿梭。今年,女兒一歲八個月大了,自己拿著小燈籠,好奇地看著大哥哥姐姐點蠟燭、放天燈。不知明年又會是怎樣的風景?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先處理心情

突破

人見人愛的免費玩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