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不計較
一句至理名言:「 快樂不是擁有得多,而是計較得少。」不過知易行難,眼見身邊朋友親戚同事「活得比你好」,即使未至於心生怨恨,但多少總有點酸溜溜或不是味兒。心裡一句:「為甚麼我不及他/她?」這就已經是在比較、在計較。 如何不計較?我奉行三招獨門秘方,令自己時刻心裡坦然。 走在前面 任何比較之中,沒有人想自己是較差的那個,我也不例外。所以我喜歡走在别人前面,比人先行一步。我想看的電影,上畫第一天就要去看,以免別人受他人評語影響。若過得一段日子,無論口碑再好,我也寧願不看(所以我沒有去看 「那些年」!)這多少是我的「包拗頸」性格使然。結婚 、生仔,我在同儕中都算早,好處是不用聽許多「經驗之談」,也不會有「珠玉在前」的壓力。我個人主見太強,除非是令我心悦誠服的人,否則別人的指指點點大多只是煩擾。 背道而馳 走在「潮流尖端」當然好,但不是每次都能早著先機,有時難免落後「大市」,此時該如何自處?我會選擇另闢蹊徑,與潮流背馳。熟悉我的人都知道,我最愛向人潮的相反方向走,最討厭隨波逐流,尤其是盲從附和,人云亦云那種。滿街都是iPhone,有人認為要人有我有,我才不要跟人人一模一樣,況且我從來對那間公司的經營手法沒有好感。父母們像瘋子般撲學校,訓練子女文武全才,以免落後於起跑線上。但與其要我跟人迫,我寧願找間非主流的學校,令我和孩子都能輕輕鬆鬆,無須競爭。 身邊無數人都很努力進修,讀碩士讀 MBA讀LLB,我很佩服他們,但我一直未有打算跟從,主要是我自己想不通,學習是否只局限於課室內?讀書上課考試真的有助我增長知識和智慧?(活到若干年紀,應該明白智慧比知識重要得多) 我每天也在不斷學習和進修呀,只是用自己啃書和實習的方法而已 (尤其是在幼兒教育科)。自修的好處是不用聽或做或學一些無謂的東西! 這種要走不一樣的路、避免與人比較之想法,是許多年前從一本書中獲得的啟發。有些事你無論如何不能做得比人好,就不如去做別人不去做的事吧。那本書叫《 聽老闆的就錯了 》,單聽書名就知很酷吧! 各有前因 不過,有時比較仍是避無可避。比如,朋友的事業成就比自己高,生活得比自己好,別人的子女較聰明懂事,諸如此類。此時,我會用這七字真言來提醒自己:「 各有前因莫羨人 」。為甚麼他可以四十歲退休嘆世界?你有否想過他二十年內在事業上的付出,可能等於你的四十年,甚至更多?除了個...